東興洋行於清光緒年間建立,以樟腦、糖之出口買賣及代理輪船的運輸為主要業務。當時與英商怡記、和記、德記、美商唻記,合稱為安平五大洋行。民國75年,改設成「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來展示安平外商貿易簡史及相關產業。
東興洋行擁有相當獨特的建築風格,踏進院子就能看見以紅磚堆砌成的弧型拱門,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另外加高的地基,讓行內的地板較不易因氣候改變而潮濕。西方人來台之後,為了因應氣候因素,將最外兩間的外牆粉以白色,並在窗戶附上百葉窗以阻擋烈陽的直接照射。所以東興洋行可說是以傳統本土建材搭配上西方空間設計的點子營建出來的完美建築,不但保有了本土味,同時也挾帶著濃厚的異國風味。
在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安平港成為通商口岸後,德國商人東興(Julius Mannich)與彼得森(J. Peterson)來到安平開設洋行。該洋行的主要業務是經營糖與樟腦的出口,也代理輪船運輸的業務。
進入日治時期後,由於鴉片、樟腦等被收為專賣,導致洋行營業額不如往日,東興洋行遂結束營業。結束營業之後,洋行的建築便由日本政府接管,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在此設立臺南廳安平支廳。而到了大正九年(1920年),又改設為臺南警察署安平出張所。
二次大戰後,此處成為了清潔隊員宿舍,到了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才由臺南市政府收回,並整修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館內除展覽安平300多年來外商貿易史與物產外,也介紹了19世紀的德國在各方面發展,並以實景實物的擺設呈現當時典型的德國起居室。此外目前該建築在前方設有露天餐廳,假日時還有歌舞表演。
東興洋行座東朝西,僅一層樓高,下有老古石所砌的基座,並開有通風口以防受潮。其面寬有七開間,中間的五開間為磚造的拱圈,而最外面的兩開間則是開有兩扇長窗的白牆[3]。拱廊的欄桿使用綠釉花瓶飾,是中國陶藝與西方花瓶欄桿形式的結合。
要進入室內必須走樓梯上去,而正中間為走道,房間位於兩側,並在其中裝有壁爐。其地板為木質,而屋頂則用傳統的閩南紅板瓦。而整體來說,該建築可說是以本土建材來營造西方空間的一個佳例。
電 話:06-2264573
地 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233巷3號
營業時間:週日~週四10:00~22:00,週五~週六10:00~24:00
中山高永康交流道往台南市方向→中正北路→中正南路→小北路→西門路→右轉接民生路→安平路→右轉接「安北路」→安北路196 巷左轉即可抵達。(東興洋行在魚塭前方)